參考消息網4月20日報道 據《日本經濟新聞》4月19日報道,在全球規模最大的中國汽車市場,電動汽車競爭日益激烈。比亞迪等中國企業和特斯拉等歐美企業展開競爭,出現了降價兩成的動向。
報道稱,中國2023年新車銷售市場預計每三輛中就有一輛是純電動汽車(EV)。國內外企業陸續推出新型電動汽車,中國電動汽車產業急速成長,美國對本國企業實行稅收優惠政策,日本企業被迫在中美企業夾縫之間尋找出路。
據報道,上海國際車展18日開幕,約有1000家汽車相關企業參展。豐田汽車公司發布兩款電動汽車,德國梅賽德斯-奔馳集團股份公司展示了邁巴赫電動汽車。
本田汽車公司宣布,將停止在中國投放新款汽油車的時間由2030年提前至2027年,到2035年所售新車將全部是電動汽車。該公司業務將由汽油車迅速向電動汽車轉變。
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,2023年中國新車銷量將達2760萬輛,比2022年增加3%,電動汽車等新能源車銷量將增長30%,達到900萬輛,占新車總銷量的三成。中國科學院院士、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理事長歐陽明高認為,2035年新能源車銷量將至少達到2500萬輛,占新車總銷量的八成。
報道指出,中國電動汽車市場規模遠大于美國、歐洲和日本,增長速度明顯加快。
美國2022年電動汽車銷量為81萬輛,占汽車總銷量的6%。歐洲18國同年電動汽車銷量為153萬輛,占汽車總銷量的15%;日本2022財年電動汽車銷量為7.7萬輛,占汽車總銷量的2.1%。
報道稱,中國市場價格競爭激烈。中國市場是特斯拉第二大市場,自2023年1月起,特斯拉下調轎車Model 3和運動型多用途汽車(SUV)Model Y的價格。價格同比降幅最大達14%,甚至有比歐美市場售價低近50%的情況。歐美企業和中國企業也隨之降價。
據麥柯萊依斯信息咨詢公司統計,截至2022年底,按日本廠商在中國工廠出貨量計算的純電動汽車銷售份額還不到1%。瑞穗銀行主任研究員湯進表示,明確日本企業將在哪個價位的電動汽車業務方面發揮優勢,將是擴大銷量的關鍵。
報道稱,中國企業的優勢在于,核心零部件電池產業占世界七成份額。供應鏈在當地,容易降低成本。阿利克斯合伙公司總經理鈴木智之表示,日本企業如何與中國制造商建立合作關系,這一點非常重要。
據報道,日本企業在美國占據優勢,但如今也遭遇逆風。美國政府18日發布新的電動汽車稅收優惠清單,消費者僅在購買特斯拉等美國企業的約10款車時可以享受稅費優惠,日歐韓廠商的汽車均不在名單內。美國政府鮮明地表現出優先重視本國電動汽車的姿態。
豐田汽車公司計劃到2026年將在世界市場的電動汽車年銷量增至150萬輛,本田計劃到2027年在中國投放10款電動汽車。日本企業將力爭一席之地。世界向電動汽車的轉變正在急速推進。